深入广东清大创新研究院调研共商“AI+”非学历教育赋能湾区发展
作者:华南师范大学出国留学雅思培训项目时间:04月23日

 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合作与培训管理处副处长李海云、培训管理科科长李若凡,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武丽志、发展规划与培训部副部长刘海星等一行6人赴广东清大创新研究院进行实地调研和业务交流。此次调研交流旨在深度推进双方在人工智能教育培训领域的合作,加快推动AI赋能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和产业创新发展。

  广东清大创新研究院院长邬新国、副院长孙守芳高度重视教育在人才培养、科技创新中的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作用,与华师一行考察了清大研究院展厅、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、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(广东)、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、中国-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技术转移中心、东莞小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、华为大学等单位,并深入介绍了研究院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、人才培养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情况。

  座谈会上,双方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、职业教育、高等教育和产业转型升级,探讨了合作开展非学历教育的市场需求、内容体系、模式方法,以及双方的优势、条件和资源储备,并提出了双方合作开展“AI+”非学历教育赋能湾区发展的“1234”思路。其中,“1”是双方共持“提高政治站位,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,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”的发展理念;“2”是通过合作实现双方赋能,切实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“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一体化发展”和“职业教育、高等教育、继续教育协同创新”。“3”是重点服务好教师、学生、企业三大群体。“4”是努力发挥松山湖地域优势,积极打造“清华风骨”“师范特色”“实验实训”“创新引领”四大特色,走专业化培训之路。

  会上,李海云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非学历教育发展的现状,提出了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协同创新、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向。武丽志阐述了AI赋能湾区发展的时代之需,以及华师教育主动作为,积极服务教育变革、产业转型,助力企业出海的重要意义和实践路径。

  此次调研交流活动,双方在“AI+”非学历教育赋能湾区发展上达成了诸多共识。未来,华南师范大学将与广东清大创新研究院携手共建培训基地,推动教育项目落地,加快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和AI赋能产业发展,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。